找到相关内容126篇,用时4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成唯识论中时间与种熏观念的研究

    时间观,并依此建立起种熏论的俱时因果。另一方面,胜军、难陀等其他唯识学者,却采用有部、经部的过未有体论,建立其异时因果的种熏论。它是成唯识论所评破的。作者发现:成唯识论的俱时因果论,会衍生&ldquo...ldquo;过未无体论”,它主张:只有现在,没有过去与未来。成唯识论的时间观,建立在种生现、现熏种的种熏论上。它接受了大众部的时间观,并依此建立起种熏论的俱时因果。另一方面,胜军、难陀等其他...

    杨惠南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52143056.html
  • 《中论》百科

    着假又综合‘空’‘假’而成立‘中’。部派佛学把‘空’看成极端而误解为否定一切,一空就会破坏四谛、四果、四向、三宝等佛法;佛法的因果既无,世间因果也不能离佛因果而存在,也破坏了世间法。  为了清除这种...、一异、来去等现象,这些都是由时空上因果相望而的。真正的缘起对八个方面都不能执著,  因而提出八不中道:‘不生亦不灭,不常亦不断,不一亦不异,不来亦不出。’如果偏执生或灭等就等于无用的废话或不正确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4965086.html
  • 安西榆林窟“六道轮回图”考释

    鬼头两侧畔书二伽它曰……。次于无常鬼上应作白圆坛,以表涅盘圆净之像”。   业报和轮回同是“因果”的两个方面,也是佛教的基本信条之一。小乘佛教时期就有了轮回之。相传轮回之说是由刹帝利的般缚阿那王...认为众生今世不同的业力在来世可以获得不同的果报。所以轮回贯通过去、现在和未来,也就有了三界、六趣、四生等说法。佛教又根据这种看法提出了“三世因果,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们命运的好坏是前生行善或作恶的结果,...

    张伯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2981691.html
  • 有关佛教与科学、哲学关系的疑问

    、世界、因缘。而佛教的道德更对我们的人生有着相当的影响,如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的因果,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。这个问题很大,只好简单地讲一讲。   问:宗教境界、艺术境界、审美境界有什么区别?  ...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掌握和使用科学的人类。所以,我们要认识到比科学更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正确的观念和健全的心灵。   问:佛法认为一切行为都来源于心,但科学人的行为来源于思维,思维来源大脑。请问思维是来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3346757.html
  • 佛教泛论(十九)

    佛教泛论(十九)  原著:宇井伯寿 中译:释依观第五节 业感缘起  轮回说是基于业报的思想而成立,在论及吾人业之因果时,必然会成立轮回。更且进而以之为事实,若是如此,则业的因果律也是事实。佛教主要以人生的生存为问题核心,因此对于业,承认其重要性,将之置于学说根柢。然而根本佛教不承认轮回为事实,因此也不业的因果律为事实。若认为因果是事实的话,必然会将因、果视为实体,然而根本佛教并不是视一切为...

    宇井伯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747088.html
  • 佛教的传统形象及其现代意义略论

    尺度。   由于佛教的基本向度是出世的,但其慈济普度宗旨的落实又是世间的。历史上,佛教通过充分落实因果,在“慎终追远”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,在传统孝道方面找到儒释间的契合点。...佛教样貌的认识,尤其对于僧人形象的认识,在基本方面大致相近的。如,离俗去欲,持戒清修,便是一条基本认识。   在汉明帝夜梦金人、楚王英尚浮屠的时期,佛教认识简单朴素1.,其样貌大致是:慈善不杀、因果...

    周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3460254.html
  • 乱世莲花——慧远大师(十二)

    以永恒不变为法性,如果要得到这种不变的法性,应该以体证涅槃为根本。他并以这种法性不变的观点发挥"灵魂不灭"的思想论点,更进一步阐述因果报应的理论。大师有系统且完整的阐述因果报应理论,对后来的佛教因果..."与佛陀跋陀罗的禅法得以流行。他还传播鸠摩罗什翻译的《三论》,使大乘佛教空宗的中观学说在南方广泛流传,这对於后来吉藏大师创立三论宗有直接且重要的作用。  慧远大师还是最早阐扬佛教的因果报应,提倡...

    朱丹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93374333.html
  • 浅论禅宗佛学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

    视父母如佛祖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的因果,就是我们沿用至今的生活准则。佛教是一种约束,佛教的惩恶扬善,合乎礼制孝道、忠君爱国也成为民众共认的道德规范,佛教的仪式、禁忌、节日等本身转化为民俗,规范了民众的...”就是顿然领悟之意,即通常所说的“灵机一动”。慧能:“何劳持戒,行直何用修禅。若欲修禅不由在寺,在家亦得,迷人口说,智者心行。”这表明修行同平常人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区别,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以任何方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542492668.html
  • 因果的俗谛与真谛

    」与「命运」解释了现世的差异,然而决定「禀赋」与「命运」的原因则众说纷纭:有天命之,有上帝意旨,有三世因果,在释迦佛时代更有自然外道无因论师之。    天命与上帝意旨,就其旨趣来说是认为禀赋与...一切无有能生者,是故我为自然。」他们认为「众生虽有苦乐,无有因缘,所谓自然而然。」这种态度可能也是现代某些自命受「科学」洗礼的人,对生命层面因果的取向。    三世因果则提出「三世关联」来说明禀赋...

    陈昌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1641735.html
  • 简论佛教的灵魂观

    外物的占有。有即有限、有碍,通过人对外物的拥有而产生了物与我皆有的认识。生指生命的延续过程。老死为人的必然归宿。”  对于十二因缘,通常以“三世两重因果”来解释。无明、行为过去世,既是前生造业之果,又...现在因生未来果两重因果,故总称为“三世两重因果”。  按照三世,无明、行指的是过去世的思想与行为,由于过去世的无知与妄为,导致无法解脱,还得在生死圈中轮回,因而有下一世的转生。识指的是最初受胎时的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64565368.html